第132章 豁然开朗_苏丹的新月
笔趣阁 > 苏丹的新月 > 第132章 豁然开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2章 豁然开朗

  第132章豁然开朗

  乍一出托普卡帕宫,从岬山向下望去,便可以看见整个康斯坦丁尼耶,此时的城市可以说是万人空巷了。

  市民们纷纷从家中出来,准备庆祝苏丹的大婚,人们脸上喜气洋洋,个个都盼望着这场婚礼。

  见此情景,塞大帝不禁心生感慨,这就是帝都的便利之处啊。

  康斯坦丁尼耶身为帝都的的政治属性本身就是一种加成,在这一层身份下,无论如何,它都会成为整个奥斯曼帝国最为繁华的城市。

  更何况,康斯坦丁尼耶本身的条件也不差。

  最为显著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优势。

  康斯坦丁尼耶地处欧亚大陆的交汇点,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东岸,连接了亚洲和欧洲两个大陆。

  可以说,奥斯曼帝国的财政收入之所以在十七世纪以前冠绝欧陆,苏莱曼大帝随手送给弗朗索瓦一世这个穷逼一百万枚杜卡特金币,和康斯坦丁尼耶的地理优势关系很大。

  而且从康斯坦丁尼耶是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就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根本就不是所谓东西方丝绸之路上的阻隔者。

  在元初最后一次的陆上丝绸之路繁荣后,蒙古各汗国的长期战乱与土地沙漠化让这条路再也难以恢复。

  此时的东西方贸易,陆上丝绸之路就是个屁,大头在海上。

  海上旧商路有三条

  一,北线。黑海至君士坦丁堡,这条线是贩卖斯拉夫奴隶(这也是苏丹后宫的主要来源之一,金发大波妹是苏丹的心头好,塞大帝打心眼里看不起老祖宗们买金发女奴的行为。),木材,马匹等斯拉夫特产。

  二,中线,中国,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黎凡特。

  三,南线,中国,东南亚,印度,红海,埃及亚历山大。

  这三条路就是传说中的旧航路,也是威尼斯人扬名地中海,横行霸道的底气。

  直到葡萄牙的达-伽马弄出了新航路,威尼斯人顿时急了。

  对葡萄牙来说,里斯本与威尼斯的香料价格差就是国家的财富,因此,完全阻断旧商路,垄断东西贸易是其战略目标。

  事实证明,在大航海时代以来,除了某个没跟上时代的东方大国,欧洲各国表现基本都不错。

  1490年代,控制非洲东海岸,骚扰旧商路南线。

  1506,占领索科特拉岛,控制红海出口,阻断南线。

  1507,攻占霍尔木兹,控制波斯湾,截断中线。

  1507,攻占马喀斯坦,控制阿曼。

  1509,第乌海战,击败由威尼斯与奥斯曼支持的埃及。

  1511,控制马六甲,插手香料产地。

  1517-1520频繁派军舰封锁红海。

  这就让威尼斯非常难受,在1502—1505年,旧商路的香料输入量下降2/3,威尼斯香料价格暴涨,这也是自1453以后的最大规模价格上涨,由于葡萄牙封锁导致。

  威尼斯作为旧商路的受益者,一旦旧商路被阻断,欧洲贸易中的重大转运利润就会落空。

  但同时由于奥斯曼在东地中海与东南欧的扩张,威尼斯对奥斯曼存在不信任感,且奥斯曼并未涉足商路,所以盟友首先选择埃及。

  1503,威尼斯成立香料委员会,秘密联系埃及,讨论香料输入锐减对策。随后,资助埃及海军,怂恿对葡萄牙战争。

  结果嘛,上面已经说明了。

  到这个时候,威尼斯再不发力,就得等死了,所以这帮人直接找上了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在航路这方面是后来者,在1517控制埃及后,第一次面临旧商路被阻断的问题。

  由于奥斯曼国力强盛,迅速对葡展开攻势,威尼斯人是既给技术又给人,大力帮助奥斯曼帝国筹备海军。

  16世纪20年代,奥斯曼帝国打破葡萄牙封锁,旧商路香料输入回升。

  1547,占领也门,1550,占领巴林。

  1557,控制阿曼,夺走西印度洋霸权。

  至此形成奥斯曼控制西印度洋,葡萄牙染指东印度洋,旧商路得到重新振兴。

  16世纪80年代,西葡合并,葡萄牙逐渐弱势,17世纪被荷兰取代。

  随着奥斯曼的弱势,荷兰完全控制香料贸易,在新商路的竞争与荷兰人影响下,旧商路逐渐废弃。随着旧商路逐渐没落,威尼斯则完全沦为一般城市。

  这也是奥斯曼帝国财政收入还不如1700年的原因,而且这个时期的财政收入计算用的阿克切银币还是贬值过的。

  所以未来要重振奥斯曼帝国雄风,红海与波斯湾地区是肯定要染指的,前者已经到手,后者就要找卡扎尔王朝要了。

  至于这会不会引起带英的注意,先不说这个时期带英还没有完全吃下印度,无力东顾。

  就算是完全吃下了印度又如何,这个时期,伴随着萨法维王朝的覆灭,波斯已经陷入了三方割据。

  以奥斯曼帝国在伊朗高原的力量投射,这个时期做点什么本来就不是什么超标的事。

  而且已经开始的反法战争将会牵扯住欧陆诸国的主要精力,带英自然也得加入其中。

  这个时期不找波斯人要点东西,那什么时候要,等到拿破仑失败,带英吃下印度,法国夹着尾巴做人,俄国虎视眈眈的时候再开支线吗?

  塞大帝又不蠢,只要不越过扎格罗斯山脉,实控伊朗高原西部,带英是不会有太激烈的反应的。

  至于在这场拿破仑战争中,帮不帮法国,下不下场参战。

  塞利姆其实是有了一定的决断的,首先是原时空的拿破仑战争,带英有没有全力出手呢?

  这个问题难以说清,但是带英给予半岛两国的援助一年中都有三百多万英镑。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带英的实力,从1808年开始,它平均每年资助盟国的军费就相当于法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了。

  而就塞大帝看来,英国未必就出了全力。

  1786年,英国首相皮特在下院宣布:“这个民族的生机和国运是建立在国债基础之上。”

  带英的金融制度决定了它无人能敌的融资能力,如果英国扩大国债与借贷的规模,它究竟还能投放多少力量也是难以预测的。

  法兰西当然可以冒这个风险,茹费里说过一句话:“永远待在后花园里,是成为不了一个伟大国家的。”

  这或许也是法国人致力于争霸的原因。

  法兰西民族是最具帝国色彩的民族,也是最不像帝国子民的民族。

  他们有帝国色彩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影响世界,建立世界帝国。

  同时他们认为世界文明应具备法国特色和法兰西民族的烙印。

  这种想法与法兰西民族是上帝选民联系在一起,他们肩负传播天主教和忠君思想的使命。

  法国大革命之后,理性主义、共和思想、世俗化成为法国新的帝国使命。

  但无论形式如何,与其他帝国相比,法国最像帝国与民族的融合,法国可以理解为“向外扩展的民族”。

  这与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和其他帝国的民族不同,法兰西人不接受多元化和多民族的帝国。

  法国首先必须属于法兰西人,具备法兰西民族的特有品质。所以加里·怀尔德将两个概念混用,提出「法兰西帝国民族国家」,用来形容法兰西人及其帝国似乎相当准确。

  在这个神级Buff的加持下,再加上法国这块地确实非常好,给它提供了一个很稳定的下限。

  从三十年战争到拿破仑战争,大多数争霸战争都是在德意志和西班牙的土地上打的,法国本土没有被严重破坏。

  这就是法兰西敢于争夺霸权的底气。

  可是奥斯曼帝国有这种底气吗?

  从民族问题上讲,塞大帝对于通过宗教叙事来削弱民族意识的改革还在起步阶段,要出成效还得等。

  这个时候如果有什么战败的情况本身就是对东正教徒改信的信心的动摇。

  更可怕的是,如果奥斯曼帝国参与了,最终法国还是战败。

  法国人大可以把屁股一拍,直接退回1789年的边界,奥斯曼帝国可以吗?

  这就属于做梦了,无论如何,带英都得给奥地利和俄国人足够的补偿。

  这补偿哪里来,肯定得从奥斯曼帝国身上出,赔款加割地加屈辱条约能少吗?

  不可能,以带英满世界找人签约的熟练程度,以欧陆诸国几百年以来起草条约的经验。

  只要奥斯曼帝国战败,简直是专业对口,这塞大帝还玩个毛啊。

  而从战场角度上讲,一旦奥斯曼帝国下场开打,战火必然烧在本土。

  虽说摩尔达维亚和塞尔维亚也不是主要投入地区,可是战争对奥斯曼帝国的经济破坏确实巨大的。

  这些地方某种意义上都是首批工业化地区的原材料产地和市场,一旦遭到战火破坏,无疑会拖慢塞大帝设想的工业化速度。

  当然,在这两点之外,其实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法兰西赢了。

  那么奥斯曼帝国能得到多少好处呢?

  一旦整个反法战争进入到拿破仑的巅峰期,塞大帝想都不用想,帝国政府肯定会有激进派,希望与法国结盟。

  他们的扩张目标就必然放在欧洲,问题是吃欧洲的地对奥斯曼帝国带来的好处远小于投入。

  这堆地上的民族可太多了,后世奥地利帝国怎么变成奥匈帝国以至于最终解体的历史进程别人看不到,可不代表赛大帝看不到。

  哈布斯堡这么多年的经营尚且没留下什么明面上的遗产,奥斯曼帝国再吃地不是给自己埋雷吗?

  塞利姆本来就对同化现下的这些巴尔干诸民族感到格外困难,不然也不会想到借助印度人的手段来做这件事。

  更何况,就算真吃了下来,赛利姆可以保证自己活着的时候不出问题,可如果后续爆雷了怎么办。

  继位的苏丹未必就有这个处理能力啊。

  这就是奥斯曼帝国能拿到的最直观的好处,可法国能拿到什么?

  他可以直接统一欧洲的法语区,他可以直接肢解德意志,造出一堆附庸,他可以把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置于控制之下,他可以往外扩张自己的殖民地,他可以让毛子滚回去。

  这就不平衡了,原时空中奥地利和俄国最终在对于奥斯曼帝国的问题上翻脸是因为什么?

  俄国佬过于贪婪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奥地利能拿到的回报太少才是主要原因啊。

  这片地区上有南斯拉夫人可没有德意志人,为了中世纪的仇恨而帮俄国人做嫁衣,这种蠢事奥地利可能做吗?

  就是出于这种原因,最擅长见缝插针的欧陆搅屎棍-带英帝国成功的分化了奥俄联盟,使得奥地利在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不仅没有出兵,就连补给都给得不情不愿。

  别的不说,奥地利就算不出兵,光给俄国人运补给,都足够恶心死英法,想要打赢这场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土三国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归根结底,塞大帝如果与法国结盟,战败了下场很惨,战胜了收益不行。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上呢?

  以奥斯曼帝国的地缘来看,他在短期内和英国以往的策略其实是差不多的。

  毕竟波斯与非洲都可以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方向,在往这些地方发力的同时,赛大帝需要一个无力关注他的欧洲。

  英国人就深谙此道,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受益最大的就是它。

  奥地利苦心积虑的维持了三十年的稳定,到头来自己啥都没有,纯粹是为英国人做嫁衣。

  所以嘛,奥斯曼帝国不上,以这个时空的拿皇看,输了无非就是维也纳体系,赢了

  肯定赢不了,说不定能和。

  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对奥斯曼帝国有利,只是需要时间罢了。

  而一个国家的复兴恰恰要沉得住气。

  塞利姆逐渐收回了自己的思绪,不得不说,有些时候,人站在高山之上,陡然间思路会清晰很多。

  康斯坦丁尼耶很重要,非常重要,后世土耳其如果不是丢掉了巴尔干半岛的大片领土,导致没有战略缓冲,它疯了才迁都。

  这几日不知为什么坊间有些流言说塞利姆要迁都,他尚且未查清楚这种谣言为何会在他即将大婚是散布出来,但这种言论的危险性却不容忽略。

  康斯坦丁尼耶位于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航道上,具备了战略位置,在控制和监督海上贸易方面具备重要地位。

  同时它具备优越的地理条件,康斯坦丁尼耶坐落在丘陵地区,四周环绕着海洋和海峡,形成了天然的防御工事。

  同样重要的是康斯坦丁尼耶的政治符号意义:奥斯曼帝国选择将这里作为首都,标志着帝国对罗马帝国遗址的继承和延续,对外宣示了帝国的权威和统治力,承袭了古代帝国的荣耀。

  土耳其后世尚且没有被逼的丢掉这里,塞大帝就更不会,他今天就是从金门出来接亲的,这里既然自1453年起属于奥斯曼帝国,那他就会永远属于。

  感谢panzer5,p社玩家狂喜,耿冬,阳光普照大道与书友的月票,接亲说了几天,终于出门了。

  这是两章二合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fbqg.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mfbqg.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