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白鹰之死(二合一大章)_苏丹的新月
笔趣阁 > 苏丹的新月 > 第105章 白鹰之死(二合一大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5章 白鹰之死(二合一大章)

  第105章白鹰之死(二合一大章)

  塞利姆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波兰方面的战报。

  不得不说,柯斯丘什科的思路其实没错,按照理想状态讲,波兰这一回确实可以击退对方。

  只是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波兰军队确实没有这个能力执行,波兰瑟姆也确实难以保密,波兰贵族也是真的带不动。

  不过至少赛大帝拿到了他想要的。

  重骑兵在这个年代还是有使用价值的嘛。

  新军的骑兵完全可以分出精力组建这样一支部队。

  想到新军,塞利姆又开始考虑起哈吉帕夏是不是任期过长了了。

  毕竟如此大军,常年放在对方手里操练,虽说哈吉帕夏向来忠诚,塞利姆还安排了侯赛因在一边牵制对方,但总归是有些不放心的。

  苏丹揉了揉眉心,按照这个思路看,其实优素福帕夏退休后的位置倒是可以安排哈吉帕夏来顶替,只是埃及方面,到底该由谁负责呢?

  这地方太肥了,又是塞利姆设置的新政开发区,要是地方上真有什么歪心思,确实具备割据的实力啊。

  将伊沙克外放的话,貌似也可以,只是这一派系的领军人物外放的话,很可能造成一段时期内的权力失衡。

  不过塞利姆可以用哈吉帕夏为大维齐尔,这样也能够有效压制各大派系,毕竟对方的威望也是足够的。

  在苏丹为政事而繁忙操劳的同时,国外几件大事也同时落下帷幕。

  波兰战事已经明朗。

  普鲁士人已经凿穿了波兰西北的防御线,但波兰人抽不出一支部队去支援。

  柯斯丘什科缺少时间,虽说他已经压制住了弗朗茨,可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让这支部队发挥出战力。

  而俄军方面,那是真的被一路狂推。

  波尼亚托夫斯基在指挥波兰军队从布格河防线上撤退后,双方又爆发了立陶宛伏击未遂的卡兹米恩之战,防卫华沙外围失败撤退的布列斯特战役,以马库苏夫战役。

  而后者是整场战争中最后一次战役,波尼亚托夫斯基击败了袭击波军后方的哥萨克军团。

  就在波军将士准备退守维斯瓦河构筑防线时,他们得到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国王加入塔戈维察联盟,下令波军放下武器,战争结束了。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宣布加入塔戈维察联盟,并命令所有波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这一命令在军队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虽然在败退,但波军主力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士气高昂,补给充足,仍然可以继续战斗。

  许多人包括两大指挥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与科希什丘科在内的将领都反对投降,两人甚至不约而同的设想发动政变,挟持国王继续抗战。

  但经过更痛苦的思考,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放弃了这个想法,他们接受了奥古斯特的后备方案。

  之后的战斗中波尼亚托夫斯基心灰意冷,几度想要自杀,但还有使命在身。

  柯斯丘什科受到了最沉重的打击,因为开战以来他没有打过一场败仗。

  奥古斯特-卡齐米日斯基早就与两人商量好了,在最坏的情况下,他们为波兰留下了出路。

  在接到国王的消息后,两人派遣少量兵力留守,随即带着军队与不少财宝向着奥斯曼帝国与波兰的边境一路狂奔。

  既然国王无力保护波兰,那他们至少要为波兰留下种子。

  奥古斯特不愿意去怪罪卡米尔-恰波托雷斯基和恩森-马霍夫斯基,对方的行为比起那个叛徒无疑要好得多。

  在波兰已经无望的情况下,不是谁都愿意和他一样做出这种选择的。

  在战争胜利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令瑟姆议员前往格罗德诺举行新一届议会以确认俄罗斯帝国的要求。波兰立陶宛联邦将会自行解散,组成联邦的各大部分会选择加入普鲁士,奥地利与俄国。

  雅各布·希维尔斯成了新任俄国驻波兰大使,他的使命是操纵议会执行解散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条约。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仿佛是历史的重演,希维尔斯继续使用屡试不爽的伎俩,军队包围,财权利诱,威逼恫吓,稍有反抗者被警告,逮捕甚至殴打,当然还有最经典的俄式老办法——流放西伯利亚。

  议员们仍然在做最后的,绝望的努力。他们运用一切程序拖延会议,结果是俄国人又逮捕了七名议员将他们流放。

  会议不断延迟,气急败坏的希维尔斯威胁所有议员,拖延议会的行为将被视为对沙皇的挑衅。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挺身而出,这或许这头曾经的东欧雄狮所发出的最后怒吼。

  “他们想将我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一名有影响力的爱国者说。

  “让他们来吧,威胁不会使我们恐惧。”

  他向在场的斯坦尼斯瓦夫二世补充道:“尊敬的陛下,如果非得如此,请带领我们去西伯利亚吧!

  让我们离开这个充满威胁的地方,走向那个悲凉的荒原之地吧!至少我们的美德会使试图摧毁我们精神的人手忙脚乱。”

  此时,所有议员悲愤交加,痛哭失声:“让我们去西伯利亚吧!”

  与这些忠于波兰的议员相对的是塔戈维察联盟。

  他们扮演了可怜又可恨的角色,这些大贵族的最初设想是借俄国人只手摧毁干涉自身利益的新法,他们天真地以为俄国人会无私地帮助他们,叶卡捷琳娜大帝会尊重波兰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战争过后会一切照旧。

  然而历史的嘲弄很快降临到他们头上。

  普鲁士军队高调侵占西北面领土,全然不像叶卡捷琳娜二世承诺的只是帮忙。

  塔戈维察联盟愤怒不已,他们向叶卡捷琳娜二世控告普鲁士的罪行,渴望得到主子的帮助。

  叶卡捷琳娜二世终于卸下那幅波兰保护者的伪装,直截了当地表示:“如果你们打算抵抗普鲁士人,那你们必须面对俄国军队。”

  正所谓利令智昏,塔戈维察联盟自以为利用了俄国人,然而从始至终他们都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一颗棋子,被她玩弄于鼓掌之间。

  他们费尽心机讨好俄国人,丧心病狂地出卖祖国,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波兰民族万世唾骂的对象。

  就这样,塔戈维察联盟两面不是人,其头目切斯尼·波托茨基逃往维也纳,剩下大多数叛徒则臣服于沙俄。

  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知道瓜分波兰已成定局,议员的抵抗毫无意义。最终,议会妥协,以六十一比二十三的票数通过《波兰立陶宛联邦解散法案》。

  但当《波兰立陶宛联邦各地区自决法案》被提出时,这些议员再也受不了了,他们纷纷站起来,试图离开议会。

  希维尔斯命令俄国军队直接包围议会大厅,用明晃晃的刺刀逼退试图离开的议员,强迫他们继续会议。

  俄军指挥官全副武装闯入议会,粗暴蛮横的威胁和谩骂议员,命令他们批准法案。

  议长三次询问是否同意通过法案,议员报以沉默。

  希维尔斯使出浑身解数,他高声宣读了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指示,严厉地命令议员批准条约。

  议会大厅一片死寂。

  无奈之下,希维尔斯宣称议员已经默认了法案,《波兰立陶宛联邦各地区自决法案》被强行通过,条文如下。

  “俄国占领波兰东部的大部地区,同时获得立陶宛及第聂伯河以西的乌克兰。

  普鲁士获得华沙及波兰西部的大部地区。

  奥地利获得西加里西亚(包括克拉科夫在内)地区。”

  普鲁士最终拥有联邦人口的23%与十四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奥地利拥有32%的人口与十三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俄罗斯拥有45%的人口与四十三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这是三头黑鹰对白鹰的血腥盛宴,他们将对方吃干抹净,但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为波兰人的种子做了掩护,他并不是那样不堪,只是事已至此,无力回天。

  绝望之至,心灰意冷的波兰国王向叶卡捷琳娜二世请求退位,后者同意了。

  他特意举办了一场宴会,并邀请了普鲁士、奥地利与俄国人的高官,宴会正酣时,几位高官,诸如奥地利的弗朗茨,俄国的波将金,以及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威廉·冯·斯恩堡都与国王到了舞池中央。

  就在此时,炸弹引爆,弗里德里希由于和国王比较接近,当场见了上帝,而弗朗茨和波将金则捡回一条性命。

  议员们公布了一份国王书写的抗议书,谴责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的暴行。此外,他疲惫地表达了对自己无力救国的绝望,以及对后辈的殷切期望,这是波兰最后的挽歌。

  “我,波兰的王,年事已高,众多灾难使我身体衰弱,心力交瘁。

  我们,议会中的每位议员,甚至不惜生命,都不能将我们的国家从压迫者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在此,我们宣布将这项任务交付给我们的后代,相信在未来某个更加幸福的时代,他们或许能找到将国家从压迫和奴役中解放出来的方法。

  不幸的是,这种途径和方法不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也只得听天由命。”

  由于指挥官受伤,三国的军队一时间没有追击逃走的波兰军队,这让他们安全的到了奥斯曼帝国。

  这位一直试图改革波兰却始终没有成功的王给自己留下了最好的葬礼,他带走了他的敌人,呼唤了他的子民,为波兰留下了种子,这就够了,不是吗?

  塞利姆接到波兰国王死去的消息时已经是深夜了,他没有说话,而是默默思考着波兰沦落至此的原因。

  此时波兰的社会结构和数百年前并没有什么区别,贵族巨头富可敌国,权势滔天。

  大量无产贵族游手好闲,市民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中小贵族具有忧患意识但不构成强大势力,而占据全国70%人口的农奴阶层处于政治层面的“耳聋眼瞎”状态,他们已经被大贵族霸占压榨了几百年,导致这一群体几乎陷入到彻底的麻木状态。

  在大贵族的控制下,他们不在乎国家政策的变化,不在乎国际局势的变化,对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争斗充耳不闻。

  每天繁重的苦役构成了他们一生中的绝对主角。即便发生战争,他们也得继续工作,大贵族惧怕一旦给了他们武装,农奴就会爆发革命或起义。

  所以实际上在战争中充当军队主力的是中小贵族阶层,他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密切关注国家危难的现状,具备充沛的爱国热情和改革意愿。

  所以在战争爆发后,他们自备武器,踊跃参军。此外大城市的市民也构成了抵抗俄军的重要力量,但他们的数量有限,仅凭他们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半个欧洲的围剿,法国可以激发全阶层共同抗战,一致对外,因此法国取得了胜利,波兰做不到这一点,失败就成了必然。

  这就引出了波兰晚期的又一个重大弊病——农奴问题。

  在18世纪末,农奴成了落后制度的典型,西欧各国早在15世纪就通过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多次起义引发的改革彻底摒弃了农奴制度。

  农奴制度成了恶化的波兰体制中最大的毒瘤之一,如此庞大数量的阶层被大地主锁死在田地里,无法进一步发挥生产力。

  负责任的说,在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统治中后期,波兰农奴的命运已经发生改变。

  他和幕僚们注意到了农奴制度的破坏性,但他们又不能一下废除这一存在了几百年的古老制度。

  所以他们企图温和地改变包括农奴制在内的许多弊病,这是符合波兰国情的做法。

  可是别人不会给你这么多时间了,身处三大强国的交界处,自己又缺乏保护自己的力量,还指望怎么办呢。

  弱肉强食从来都是世界的真理。

  这也是塞利姆要改革的原因,毕竟在另一个时空,奥斯曼帝国的命运又比波兰好到哪去呢?

  感谢p社玩家狂喜,锅漠弱,非非池,天空文豪,青柠棉花糖,路过的大只佬以及诸位书友的月票,今天很忙,所以发得比较晚。

  建议搭配《波兰不会灭亡》二次食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mfbqg.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mfbqg.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